項目 | 詳情 |
類別 | 近 α 型鈦合金 |
主要成分 | 鈦(Ti)余量;鉬(Mo)0.2 - 0.4%;鎳(Ni)0.6 - 0.9%;鐵(Fe)≤0.30%;碳(C)≤0.10%;氮(N)≤0.03%;氫(H)≤0.015%;氧(O)≤0.25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約 4.51g/cm3,熔點約 1668°C,導熱系數約 15 - 16W/(m?K),線膨脹系數約 8.6×10??/°C ,電阻率約 0.5 - 0.6μΩ?m |
機械性能 | 抗拉強度≥485MPa,屈服強度≥345MPa,延伸率≥18% ,硬度約 HB130 - 180 |
加工性能 | 熔煉:一般采用真空自耗電弧爐熔煉,確保合金成分均勻和質量穩定。熱加工:熱加工溫度范圍在 800 - 950°C,可進行鍛造、軋制、擠壓等,加熱時需控制加熱速度和保溫時間,避免過熱或過燒。冷加工:能進行冷軋、冷拉等操作,冷加工過程中需進行中間退火,以消除加工硬化,恢復塑性。焊接:常用氬弧焊,焊接前需對焊件進行嚴格清理,去除表面油污、氧化物等雜質,焊接時需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和保護措施,防止焊接缺陷產生。 |
性能優勢 | 在還原性酸和高溫氯化物環境中,耐蝕性能、抗縫隙腐蝕性能比普通鈦合金有顯著提高;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,強度和塑性較為平衡;加工性能良好,便于制成各種形狀的產品 |
應用領域 | 石油化工:用于制造反應塔、換熱器、管道、閥門等,處理具有腐蝕性的介質。海洋工程:制作海水淡化設備、海洋平臺的耐腐蝕部件。艦船制造:用于制造艦船的海水管路系統、熱交換器等。核工業:在核燃料廢物處理等方面發揮作用。 |
熱處理 | 退火:650 - 750°C,保溫 1 - 3 小時,空冷或爐冷,消除加工應力,改善組織和性能。固溶處理:加熱到 850 - 950°C,保溫一定時間后快速冷卻,提高強度和硬度。時效處理:對固溶處理后的合金在 450 - 550°C 進行時效,進一步提高強度和硬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