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 | 詳情 |
類別 | α+β 型兩相鈦合金 |
主要成分 | 鈦(Ti)余量;鋁(Al)5.5 - 7.0%;鉬(Mo)2.0 - 3.0%;鉻(Cr)0.8 - 2.3%;鐵(Fe)0.2 - 0.7%;硅(Si)0.15 - 0.40%;碳(C)≤0.10%;氮(N)≤0.05%;氫(H)≤0.015%;氧(O)≤0.18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約 4.50g/cm3 ,室溫電阻率約 1.36μΩ?m ,α/β 轉變溫度在 960 - 1000°C ,抗氧化性能較好,400℃下長時間熱暴露后,表面生成薄氧化膜起保護作用,550℃以上氧化嚴重 |
機械性能 | 退火態下,抗拉強度≥980MPa,屈服強度≥840MPa,延伸率≥10%,斷面收縮率≥25% ;400℃時,抗拉強度≥685MPa,屈服強度≥590MPa ,持久強度(100h)≥540MPa |
加工性能 | 熔煉:通常采用真空自耗電弧爐熔煉,確保成分均勻和質量穩定。熱加工:熱加工溫度在 850 - 1050°C,加熱時需控制加熱速度和保溫時間,防止過熱或過燒,可進行鍛造、軋制、擠壓等操作。冷加工:冷加工時塑性一般,可進行冷軋、冷拉等,冷加工率較高時需中間退火消除加工硬化,退火溫度約 650 - 750°C。焊接:可采用鎢極氬弧焊和電子束焊,由于是高合金化的 α-β 型鈦合金,對焊接熱循環反應大,焊縫及鄰近區可能發生不利組織與性能變化,需專門熱處理消除或減小影響。 |
性能優勢 | 綜合力學性能良好,強度高、塑性較好;熱強性好,能在 400 - 450°C 長期工作;耐腐蝕性較強,優于不銹鋼 ,在多數環境下性能穩定;抗氧化性較好,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能抵抗氧化 |
應用領域 | 航空航天:制造航空發動機葉片、渦輪盤、壓縮機盤和葉片等;飛機艙壁、接頭、承力卡箍、作動筒簡體、尾桿等結構件和承力件。化工領域:制作在高溫、高壓、強腐蝕環境下工作的反應器、管道、塔器等。 |
熱處理 | 普通退火:800 - 850°C,保溫 1 - 2 小時,空冷,消除應力,改善組織和性能。雙重退火:950 - 1000°C,保溫 1 - 2 小時,空冷 + 550 - 600°C,保溫 4 - 6 小時,空冷,進一步提高合金的綜合性能。固溶時效處理:固溶溫度 950 - 1000°C,保溫后快速冷卻;時效溫度 500 - 550°C,保溫一定時間,提高合金強度 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