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 | 詳情 |
材料牌號 | GH4199(GH199) |
材料類型 | Ni-Cr 基沉淀硬化型變形高溫合金 |
相近牌號 | ЭИ199 (ЭK101)、XH56ВМТЮ(俄) |
執行標準 | GB/T 14992、遼新 7-0074、遼新 7-0075、Q/GYB 517 |
化學成分 | 碳 C≤0.10%、硅 Si≤0.55%、錳 Mn≤0.50%、磷 P≤0.015%、硫 S≤0.015%、鉻 Cr 19 - 22%、鎳 Ni 余量、鉬 Mo 4.0 - 6.0%、鎢 W 9.0 - 11.0%、鋁 Al 2.1 - 2.6%、鈦 Ti 1.1 - 1.6%、鐵 Fe≤4.0%、鈮 Nb 1.15 - 1.65%、硼 B≤0.008%、鎂 Mg≤0.05%、銅 Cu≤0.07%、鈰 Ce≤0.01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 8.64g/cm3,無磁性;100 - 800℃熱導率 11.3 - 25.1W/(m?K);100℃電阻率 1.22Ω?mm2/m;25 - 800℃線脹系數 15.27×10??/K;彈性模量 20℃時 230GPa,600℃時 184GPa,700℃時 148GPa |
力學性能 | 熱軋棒 1150 - 1200℃標準熱處理后,室溫拉伸強度≥1030MPa,延伸率≥25%;900℃時,抗拉強度大于 490MPa |
特性 | 使用溫度在 950℃以下,加入鎢、鉬和鉻元素進行固溶強化,加入鋁、鈦元素形成時效強化相,加入硼、鎂元素凈化和強化晶界;具有較高的強度、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焊接性能,綜合性能良好;但合金化程度高、變形抗力大,熱、冷加工塑性較差 |
熔煉工藝 | 采用真空感應爐+真空自耗重熔、或真空感應爐+真空電弧重熔熔煉工藝 |
加工性能 | 熱加工溫度 900 - 1200℃,最佳變形溫度 1050 - 1150℃,需嚴格控制鍛(軋)制道次的冷變形量,避免出現加工裂紋;可采用氬弧焊、點焊、滾焊和電弧焊焊接,焊接厚壁和形狀復雜的零件時,建議焊接前進行軟化處理,熱處理制度為 1150℃/Wq 或 AC,然后在 900 - 950℃經 4 - 6h 處理;采用氬弧焊接時可用基體材料作為焊絲,焊后不要求熱處理,也可用 HGH3533 和 HGH3367 合金作填充材料 |
熱處理制度 | 熱軋和鍛制棒材,(1150 - 1200)℃/AC,保溫時間根據材料直徑而定;板材和帶材,(1100 - 1150)℃/Wq 或 AC,保溫時間根據材料的厚度而定 |
品種規格 | d10 - 80mm 熱軋棒;d90 - 300mm 鍛制棒;0.5 - 4.0mm 冷軋板;0.1 - 1.2mm 冷軋帶 |
供應狀態 | 棒材一般不經熱處理直接供應;冷軋板經固溶 + 酸洗 + 矯正 + 切邊后供應;冷軋帶經固溶 + 酸堿洗 + 切邊后成卷供應,進行光亮熱處理后可省略酸堿洗步驟 |
應用領域 | 已用于制作航空發動機 950℃以下使用的加力燃燒室隔熱屏、可調噴口隔熱屏、套筒等焊接承力組件和飛機機載設備零件 |